(转)气的本质是生命层次的标量波


第10期1999年6月出刊
作者:陳宇輝
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研究所
台中聯合中醫診所

前言

在中醫的治療上,是採用「一針、二灸、三用藥」的原則,而且針灸的起源甚早,目前療效亦已獲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認同。但針灸的理論基礎是架構在「經絡學說」上,而「經絡」到底是什麼?在哪里?如何作用?等這些有關「經絡實質」的問題,多年來許多醫學、生物學及相關學科工作者從不同途徑,以不同角度進行了探討,並提出許多的假說,雖仍如瞎子摸象般僅呈現出整體的一個側面,但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繼續努力相信必有撥雲見日的一天。

近年來有關探討經絡實質的文獻,可總結出幾種主要的觀點,包括:神經說、血管神經說、生物物理觀和生物化學觀等;此外,如經絡的「資訊系統」假說、經絡的間維說、經絡的「超解剖」功能性假說、經絡的縱行說、橫行說、層次說以及集合論、整體網路結構論和渾沌論,為探討經絡實質開拓出新的研究思路(1)。

關於經絡實質的研究,北京中醫藥大學李端提出:「應當遵循中醫經絡學說的內在規律。……現代經絡實質的研究不宜執著於客觀組織形態的探求,以免實驗研究鑽進死胡同而不能自拔。如果按照現代科學的方法,試圖證實經絡的客觀實在,只會把經絡系統機械的,牽強附會的看成現代醫學已經發現的某種客觀物質,如血管、神經、淋巴等,或試圖發現現代科學技術上沒有認識到的微粒。這些研究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違背了經絡形成的真實過程,結果會事倍功半。」(2)我非常同意這樣的看法。

《靈樞.本臟篇》指出:「經脈者,所以行氣血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可知經絡是氣血運行的路徑,並與各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源源不斷地提供物質基礎。所以我認為除了上述各種對經絡實質的研究之外,對於運行在經絡上之「氣」也應得到同等的對待,如此才能瞭解真正而完整的經絡系統。

最近接觸有關「標量波」理論,有人認為可能就是中醫所謂的「氣」,雖然此理論尚未受到重視,但仍可作為三考(3)。

 

標量波理論

對於標量波(Scalar wave),現代科學還知之甚少。標量波是與橫波的電磁波、赫茲波(herz wave)不同的波,是縱波所有的電、磁、重力的向量要素一體化後形成的。現代科學的儀器測定不出標量波。在時間刻度上,標量波是朝時間前進方向延伸的波。標量波可能就是氣的實體。

1890年,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注1發現了與赫茲波不同的縱波的特斯拉波(Tesla wave)。1986年,美國的火箭工程學家托瑪斯·潘艾丁(Thomas·Bearden)認為特斯拉發現的波可以叫做? 特斯拉波,或? 標量電磁波,或? 標量電氣重力波,或? 零向量電磁波。在進行了歸納之後,潘艾丁把它命名為”標量波”。

赫茲波觸碰到物質後,一部分被物質吸收,餘下的被物質反射,因此它與輻射光一樣,是輻射波。因為它是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而衰減(1/r2)的,所以它不能夠透過物體和人體或遠距離地對物體和人體產生影響。但是,標量波是潛在·壓力的波,並且是不具有正、負電荷的中性的波,所以能穿透物體;並且因為它不會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而衰減(1/r2)所以它甚至能貫通地球,從地球的這一面穿透到那一面,一切的遮罩都對它不起作用。

標量波是四維空間(五維時空)的波。假如長、寬、高是三維,那麼空間第四維的要素就是”潛在”。關於五維時空的認識最早是1920年德國的卡洛茲(kaluza)和克萊因(klein)提出的。從這一認識可以導出一個假說,即光是”高維”在進行纖細的起伏運動過程中產生出的一種極微小的波。但僅憑這一假說,是闡明不了第四維的要素的。所以這種關於五維時空的認識不久就自行消亡了。潘艾丁明確地把空間第四維的要素定義為”(零的)潛在”。

標量波產生的機制是什麼呢?標量波源於原子放射出來的零的縱波。在原子空間,質子、中子、電子在進行激烈的旋轉運動,但儘管如此,卻不產生能量和熱。通常的科學是這樣解釋這一現象的:正的質子和負的電子相重迭,結果相互抵消而”消失了”。但是,既然有能量守恆定律存在,就不能貿然下”消失了”這樣的斷語。它們應該是”被「變換」為處於零狀態的另一種能量了”。這種能量就是標量波,它與被包含在特定原子空間的基本粒子數成正比,無時無刻不從特定的原子空間放射出來。放射出標量波的特定的宇宙空間變得稀薄了,於是,旨在填補那個稀薄的宇宙空間的來自全宇宙的吸引作用便發生了,那就是”重力”。就是說,重力和(作為重力波的)標量波是結對發生的,以此,宇宙得以保持平衡。

原子是按分子、高分子(DNA之類的生命物質)、細胞、器官、生命體、自然、宇宙這樣的順序,在不斷的化合、合成過程中進化下去的。標量波存在於原子的所有進化階層中,從構成特定物質的原子中,標量波被放射出來。因此,不僅有物質層次、生命層次、精神層次的標量波,迸一步還可能有更高維層次的標量波。

生命層次以上的標量波不正是”氣”的實體嗎?氣與標量波具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能透過所有的物體,能貫通地球,任何遮罩對它不起作用。最近,日本在氣的測定方面的最權威人士佐佐木茂美博士在其所著《迄今為止所知的”氣”的科學》一書中,有如下闡述:

“兩個磁場的強度是相同的,但磁場的方向卻正相反對,於是正和負相互抵消為零。按這一原理製造的。無誘導線圈(Non Inductive Coil)中的磁場為零。被置於這種零磁場中的水會變成另一種類的水,其性質與氣功師向水放氣而製成的所謂氣功水的性質非常相似。就是說,零磁場會產生某種能量,這種能量可能就是我們稱之為「氣」的東西”。

產生於這個零磁場(處於零狀態的電、磁、重力一體化後形成的場)的能量正是”標量波”。標量波的發現,不僅有助於闡明氣的實質,而且在理論上提示我們:有可能通過一種特殊技術,從宇宙空間源源不斷地獲取十分清潔的能量,或使廢物(包括核廢料)消失在空間。

宇宙假如僅具備由重力形成的吸引力,那麼宇宙就立刻會坍塌、消亡。只有同時具備與重力結對發生的標量波的排斥力,宇宙才能獲得平衡、調和,處於安定狀態。

氣的本質是生命層次的標量波

“無產生氣,氣產生形態,形態產生生命。”這是中國古代的老莊宇宙論所提及的宇宙各個層次的進化模式。在這裏,氣(陰陽)位於無(太極)和形態(物質化、四象)之間,它是形態得以產生的根源,是還未成為形態的非物質或半物質的東西。

與氣同質的東西,還可舉出印度瑜珈所強調的普拉納(活力)。氣和普拉納,既是如神智學所認為的,是現代科學的物理層次上的光即通常的光;也是現代科學所未知的不可視的光,即普拉納(從天向地流動的能量)和昆達利尼(據認為,它存在於人的脊椎底部的中樞,它是從地向天流動的能量)。應當把這些觀點聯繫起來對氣加以考察。

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光全都是反射光。反射之前的光(根源的光)是不可視的,它賦予萬物以生命。這種光位於比物質層次高一層次的四維,作為一種具有黃金分割比形態的漩渦,這種光具有與通常的七色光對應的振動。這種光在人體內的通道是經絡,是與伽克拉(瑜珈專用語,相當於中醫學中的穴位)相連接的依達管、賓卡拉管。在物理的性質上,它處於一種半(非)物質狀態。氣和普拉納的流動有兩個方向,即從天向地和從地向天,兩個方向的流動是同時進行的。當這兩個流動結合起來之後,昆達利尼便蘇醒了。

氣分廣義的氣和狹義的氣。

(1)所謂廣義的氣,是指產生礦物、植物、動物、人類等所有一切的氣。可以說宇宙就是由氣和物質構成的吧。

(2)狹義的氣,是指人類所具有的氣。例如氣功師發出的氣等。促使這種氣產生並對其加以控制的必要條件是意識、精神作用的三與。在這方面,可以說生命和精神層次的共同作用是不可缺的。

現在,科學家發現,在氣的發放過程中,人體出現紅外線、靜電、磁、超聲波、腦波的變化。與此相關的研究正在進行當中。不可否認,這種研究本身是很有價值的,但它僅能測定到氣與電磁波、聲波、腦波進行相互作用後所發生的變化。並不能把握氣的本質。

物理層次的光和生命層次的光,換言之,電磁波和氣即生命能量,是性質不同的能量。後者具有以下的特徵:

(1)能穿透一切事物。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這也就是電氣中性的縱波的重力波(標量波)所具有的特點。所以氣能順暢地穿透物體,甚至地球。穿透後,其強度不會衰減。 (2)因此,有可能遠距離地對氣進行操作。氣與光和電磁波相乘後,會出現於物質世界。氣和普拉納是四維之光,所以具有靈眼的人能看出它從原子當中湧出。朝鮮金鳳漢博士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妊娠後15小時,胎兒的經絡就形成了,但在那時,其他組織還未形成。其他組織是從經絡生髮出來的。在順經絡向胚胎中心流動的能量(名為薩納爾)的作用下,肉體沿著經絡,漸漸地產生並開始具有形態。這就是位於原子中心的中性芯起作用的結果。通過中性芯的作用,不但能與四維相接,還能與宇宙更高維的能量和意識相接。

(3)氣能受到精神、意念的控制。精神是五維的存在,人之所以能存活,就是因為有精神。真正的我,既不是三維的肉體,也不是四維的氣,而是五維的精神層次中最上位的魂、高我(考薩爾體、因體)。控制氣,就是五維的真正的自我,率領四維的充滿活力的氣和三維的肉體朝著一個規定的方向去運作。

氣能夠比物質的藥品更快地治癒傷痛和疾病,這是不言而喻的,因為氣是生命層次的能量。另一方面,像偉大的藝術、科學和哲學創作那樣的精神活動,假如沒有朝規定方向運作的精神以及充滿活力的肉體的三與,也是不能實現的。一部小說、一幅繪畫、一首樂曲,在完成之前,在創作者的精神世界中,雛型、藍圖已經浮規出來,藉用科學的語言來說,就是波粒子已經湧出。把這叫做想像形態。

四維的生命層次的氣實際上就是物理學上的”標量波”。同是四維的標量波,其現實表現是千差萬別的。標量波是原子中基本粒子中和的狀態,是作為與物質基本粒子在品質,即波長和波形上完全相同的電氣中性的波而放射的。

在物質世界中,存在著複雜的、由低級向高級合成進化的過程,如基本粒子進化為原子,又進化為分子、高分子、細胞、器官,乃至生命體。在四維空間,存在著與物質世界這種過程相同的過程。(不過,它是像全息圖那樣,是作為干涉圖形而存在著的)。這就是阿卡希克記錄存在的物理學上的根據。一個人的分身的存在是確定無疑的。

那麼,從原子到生命體,產生如此複雜合成進化的過程的機制是什麼呢?三照大橋正雄所著《波動性科學》一書的觀點來作一些闡述。

原子是怎樣化合為分子的呢?先來探討一下作為氣體而存在的氫和氧是怎樣化合為與其性質、功能完全不同的水的情況吧。

在這個情況下,不是波長(頻率)相同的原子進行協同共嗚,而是由在頻率上存在極小差別的原子相互結合成合成波即”念波”。新形成的念波的頻率就是兩者頻率上的差。結果是,作為氣體的氧和氫出乎意外地進化為具有高級性質、功能的水。當這種結合進一步反復進行下去之後,就出現了分子,然後是高分子、細胞、器官,乃至生命體。

一旦進化到高分子,便出現DNA那樣的複雜的生命物質(遺傳因數)。病毒的DNA含量為20萬個,人的DNA含量為50億個。相當於1000冊百科辭典所包容的巨量資訊,被收納在位於細胞核中的總長為1.5米的螺旋狀的旋管中。僅僅是化合的這一個階段,進化形態的表現便足以令人驚詫不已了。

只是,生命並不是突然出現在這一個階段上的。宇宙整體就是一個大的生命體。儘管在人類看來是潛在的,但基本粒子和原子確實具有生命。宇宙間的一切都是光的運動所創造的成果。

生命體中的細胞和器官分別具備其固有的功能和波動,作為這些功能和波動的綜合體的念波具有將生命體統一起來的固有波動。這種波動也就是生命體本身的波動。

A·N·奧帕林(原蘇聯生物化學家,1894~1980)曾就生命的本質等提出三個疑問。

(1)”無機物通過反復化合,為什麼會產生生命的功能?”

假如不從”在高維空間有鑄型”的觀點出發,則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即使把炭等十數種組成生命體的元素混合,也無法使生命產生;只有在高維鑄型的影響下,多種元素以一定的順序進行多次化合,才能產生生命。生命不是突然產生於無生物的,它是潛在生命表現的結果。

(2)”決定物質和生命體形態的是什麼?”

表現物質形態的是粒子性,但決定物質形態的是波動性。例如,水的分子間角為104度3O分,這就是由波動性所決定的。

(3)”在生命體中,整體決定部分,其機制是什麼?”

即使分別地做出人體的器官,也不能將它們拼裝成一個生命體。兩個原子化合之後,原來它們分別具有的波動仍殘存著。整體是在幾個部分相互干涉,形成念波後形成的。這個整體表現出與各個部分原來狀態不同的性質和功能,並以此把各個部分統一起來。

DNA相當於旨在製造部分的硬體,而整體形態的設計圖相當於軟體,它位於波動的四維生命體的一方。腦並不只是物質腦,它同時也是四維的腦,後者不僅能感知意識,也能感知無意識乃至宇宙意識。

如前所述,有了氣,人才能存活。有的氣功師能發放外氣,那麼,外氣是什麼呢?外氣的根源是以進行過複雜的合成進化的標量波即生命能量。標量波能? 穿透遮罩物,? 能遠距離發生作用,? 能用意念控制。外氣不僅與電氣中性的四維的生命層次的標量波相關,也與五維的精神層次的標量波相關。

但據說外氣的運行速度很慢,一秒只有數十釐米。這是外氣在近距離起作用時的速度。從人體發出的氣在意念的控制下,一邊進行合成進化,一邊移動,速度必定是慢的。實際上,氣作為搬運波運行時,其速度是光速,或光速以上;所以氣能暫態地到達地球的任何一個角落。

氣功師和特異功能(超能力)者也是這樣來發揮功能的。為什麼普通的人沒有這種功能呢?實際上任何人都具有這種功能,不過大多數人的這種功能是潛在的。此外,普通人散發到體外的氣,是不規則的,是無一定方向的,因此,立刻就消散,形成不了力。而氣功師和超能力者發放的氣,能用意念控制,因此能像鐳射一樣,射向一個規定的方向。通過刻苦認真的氣功鍛煉,人們會逐漸掌握這種發放外氣的能力。

對意念進行控制,不可能在生命層次實行,而只能在精神層次實行,它是高維的標量波起作用的結果,不僅在氣功修練中,而且在某想、修業、求道的訓練中,精神層次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在這些場合,最重要的一點是,必須朝一個規定的方向進行集中統一的意念訓練。當能把握這一點時,練功者的身心都會發出光輝。

暗示、催眠可以說是施術者通過精神層次用自己的腦的狀態去支配受術者的腦的狀態。在向遠距離目標施加影響的場合,不是完全沒有能量的作用。儘管難以用科學的儀器對這種能量的作用加以測定,但精神層次的標量波的微弱作用是肯定存在的。在向他人施加影響時,即使能量的強度十分微弱,也能使共振充分產生。

在人類的體外,有三層(分別與三、四、五維相對應)發自體內的標量波能量形成的光圈(奧拉)。其幅度的大小是因人而異的,但一般都有一米以上的直徑,超能力者有數米的直徑。所以這也可成為一個人是否有超能力的判斷標準。可以說一個人的空間位置不僅僅是肉體,也應包括那個能量輻射所形成的光圈。

因此,氣功師和超能力者身體周圍的場,與普通人身體周圍的場是不同的。據說患者在請耶酥治療時,不用接觸耶穌的手或身體,只要進入耶穌所在的場地,病便能自然痊癒。這看來是完全有可能的。

這種特殊的場,如果藉用物理學上的術語來說,則是”作為非線型波的光粒子”發生的場。據說,超能力者發出的相位一致的振動,先出現在微觀的分子和細胞層次,然後擴展到宏觀的人體,最後散發到人體的周圍。即使這種狀態分崩離析了,相位一致的振動消失了,在高維空間也仍留有有關這種狀態的記憶(據多布洛夫等所著《超心理與現代自然科學)一書的觀點)。崩潰後依然存在于高維的波不正是”光粒子”本身嗎?因此,在超能力者的周圍,作為光粒子而形成的超常的場是一直存在著的。人類,特別是人類中的超能力者的身體,不僅只是肉身,還應包括其周圍的場。

以下列舉傳統科學的理論和標量波理論的不同點:

傳統科學的理論和標量波理論的不同點

傳統科學的理論
標量波理論

看得見的世界(實的世界)。
看不見的世界(虛的世界)。

物質的世界(有以粒子為基礎的品質)。
非物質的世界(無品質)。

三維,實維。
四維或四維以上,虛維。

電磁波(橫波、赫茲波)I重力波也被解釋為橫波)。
重力潛在(縱波的重力波、標量波、特斯拉波),四維的光·真空、電磁波的媒質。

向量(具有大小、角度、方向)。
標量(只有大小、無角度、是零向量)。

在電性質上有正和負。
在電性質上是中性。

明在系統(是能對其進行科學測定的世界)。
暗在系統(包容著內藏秩序)。

是不確定性原理、概率論的世界。
是現實世界的根源的世界,是決定論的(現實世界的鑄型、原型)。

電磁力(A)和重力(B)不可能相互變換(B的力是A的力的約10-40)。
電磁力和重力是同一物,可以相互變換。

不能透過遮罩物(物質)。
能透過所有的東西。

與物質相遇後,被吸收或反射,即不能透過物質。
與物質相遇後,貫通物質並不會衰減,即使貫通地球也不會衰減。

只能用來闡明現實世界的事物。
能夠用來闡明生命、精神、氣、Psi能量等,因為與後者是同一性質的。

移動需要時間。
是定在波、共振波,所以有可能進行瞬間移動。

不可能遠距離地操作事物。為使物質發生變化。需要有很強的能量。
通過使兩束標量波產生干涉,能輕而易舉地使遠處的事物發生變化。

通常的電磁波和標量波的不同點

通常的電磁波
標量波

電磁波是向量波
是真空中的假想粒子束反復交替進行壓縮、膨脹(伸展收縮)的標量的縱波。是靜電潛在的波。

包含電場和磁場。
在電性質上,是中性的零向量波。

作為標量波的靜電潛在發生傾斜後,其中的旋轉孔和旋轉的電子結合,電磁波由此產生。
相互對立的正負電子的旋轉孔形成後,兩者便相互抵消並消失。

是力的波,或是力場的變形。
是潛在的,當其傾斜時便產生現實的力。具有內部構造。能表現為圖像。

赫茲波。
特斯拉波。

橫波振動。
縱波振動。

是物質波,其速度不能超過光速。
是超空間波,是作為其自身假想狀態的波。是純粹的靜電波,所以其速度不受光速的制約(可超過光速)。

注1:
尼古拉·特斯拉(Tesla Nikola)1856年生於原南斯拉夫的克羅地亞即現在的克羅地亞共和國,1943年病逝於美國紐約。他是與愛迪生同時代的天才科學家。現在磁性密度的國際單位就是以特斯拉的名字命名的。特斯拉還作為特斯拉波的發現者而聞名於世。特斯拉於1884年來到美國,先在愛迪生手下工作。他認為愛迪生發明的直流發電技術,在應用中會產生火花,造成較大能耗。他主張把直流發電改為交流發電。這引起愛迪生的反感。兩雄不能並立,不久特斯拉便與愛迪生分手了。現在的發電技術大都是交流發電,在這方面特斯拉確有先見之明。由直流發電產生的電流,最多只能在三公里範圍內傳輸。如果要把電流傳輸到更遠的地方,則必須建造新的發電所。因此,在直流發電的時代,大都市不可能獲取遙遠山區發電所發出的電能。因此,交流發電方式是一個劃時期的創舉。

特斯拉還想發明一種以地球為媒體的發送和接收機械振動的技術。一旦有了這個技術,被傳送的資訊,其力度不會因距離的遠近而發生變化,其傳輸也不會受到大氣條件的妨礙。通過這個由機械振動形成的”縱波(特斯拉波)”的載體,資訊可以被送往世界任何地方。接收裝置可製造得十分小巧,能隨身攜帶,並且也不需要電源,其壽命是半永久性的。但可惜的是,這個技術還未公諸於世,特斯拉便去世了。

結語

標量波這個理論發展至今已超過一百年了,雖然尚未受到科學界的重視,而且知之甚少,若真如理論所言,則應該讓大家注意,並廣泛討論和研究,增加我們對「氣」的瞭解,進而有助於解開「經絡實質」的千古之謎。

 

三考文獻

近年來有關經絡實質假說的文獻綜述 上海針灸雜誌 1998;17(6),-37~-39
從經絡學說的起源考證經絡之實質 中國針灸 1998;10,-619~-621
標量波理論與科學革命 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 1998年3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