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神级科学家,特斯拉的启示


编辑:南华鸿羽

关于特斯拉本号有发过几篇关于他的文字,想必大家还有印象。是的,全世界都承认,人类出现过两位真正的“天才”,一位是达·芬奇,另一位就是尼古拉·特斯拉。可以说,这两位天才都是“通才”,但是,达·芬奇的成就和声誉似乎更多的体现在艺术方面,而尼古拉·特斯拉展示出来的主要是他那非同凡响的科学成就。

 
达·芬奇,尼古拉·特斯拉

 

不容置疑,所谓“天才”都是具有灵性的人,而且,是那种很高的灵性。具有这种灵性的人,他们能够通过潜意识进入更高的时空维度,去接近万物的源头–宇宙信息统一场,并从那里汲取生活在低维度时空中不可能获得的崇高终极知识。但是,如果我们将达·芬奇和尼古拉·特斯拉这两位天才的灵性层次做个比较,就不得不承认,尼古拉·特斯拉似乎更胜一筹。

 

了解尼古拉·特斯拉的人都知道,从小到大,他都受到了灵性的指导,甚至他的很多发明例如交流电之类,都是在睡梦中得到的,且正是这种灵性的引导,成就了尼古拉·特斯拉的伟业,使他成为一个人类中卓尔不群和难以超越的科学丰碑。

 


图,他手里真的在玩电球,不是艺术照更非PS

 

    下面请看看尼古拉•特斯拉所获得的众多的首席头衔:

交流电之父、无线电之父、免费能源之父、物理学之父、雷达之父、电脑之父、网络之父、X光摄影之父、太阳能之父、死光之父、飞碟之父、人造卫星之父、二十世纪之父、火星探测之父、太空旅行之父、人造闪电之父、人造地震之父、人造气象之父、意念控制之父、意识显影之父、空间传送之父、粒子墙之父、引力墙之父、人造星球之父。

 

    尼古拉•特斯拉的业余头衔:

诗人、哲学家、音乐鉴赏家、养鸽专家、语言学家、吠陀专家。精通八种以上的语言,至少能阅读十一种文字,至少可以使用六种语言进行复杂的专业沟通(英语、法语、德语、梵语、拉丁语、捷克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塞尔维亚语…)。

 

尼古拉·特斯拉的灵感层出不穷,他的思维和发明也太超前,以致于直到今天,人类的科学思维仍然达不到他的层次,也跟不上他的脚步,虽然,尼古拉·特斯拉去世后,美国情报机构没收了了他的全部发明手稿!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就了尼古拉·特斯拉这样一个罕见的天才发明家?他成功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当然,平凡的世人们根本无法回答这些问题。最后,还是尼古拉·特斯拉本人道出了其中的秘密,他说:“我只是一位平凡人,我也没有特殊能力。在宇宙中的任何一小部分都包含着整个宇宙的所有信息,在其中藏着某个神秘的资料库又保存着宇宙的总体信息,我只是很幸运的可以进入这个资料库去获取信息而已。”   

 

问题是,尼古拉•特斯拉是怎样进入宇宙巨大神秘信息库的?是那种与生带来的通天灵性?是神明的指引?还是其它什么?不过,我更关心的是,幸运的尼古拉•特斯拉在这个巨大的宇宙信息库里都看到了什么?

 

尼古拉.特斯拉启示录

      对于人的研究兴趣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各种文化之中存在的普通人,他们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如何最大的识别和发挥每个人独特的潜力,有什么样的共性,在一起相互如何影响,也正是因为这种人构成了生活中的大部分,所以这种研究意义重大,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另外,在人类的历史过程之中,总会时不时的有一些超越常人的天才,他们挑战了人们既有的极限或者传统,拓宽了可能性的范围,开拓了新的宇宙,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窥见这个宇宙或者上帝的力量,因此也值得我们关注,也就是兵法所谓的“奇正结合”吧。

在科学史上的尼古拉.特斯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成就超越于与他同时代的任何一个人,也超越在此之后的所有人,但是他却是不被众人所知,这其中大部分为政治和经济的原因,在了解他的过程中所带给我的冲击是难以形容的,一下做了一些归纳。



 

 

1.       未被开发的大脑: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大脑利用的只有3-4%,有大约97%的大脑处于未被利用的状态,如何使得大脑的其他部分的意识被激活,充分利用,这对于人类来说有着跨时代的意义。从特斯拉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被脑科学家称之为“超常意识轴”的的部分被激发的状态以及可能的原因。 

 “童年由于出现幻觉我遭受着巨大痛苦,常常伴随着强烈的闪光,里面有真实物体的形象,这些对我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别人对我讲一个词的时候,它的形象就会在我的幻影里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就像被设计好的一样。有些时候,我自己也分不清这到底是真实还是幻觉。”
    他这样描述自己的思维旅行:“忽然,我开始摆脱我所熟知的小天地的束缚,本能地开始我的思维旅行,看到了从未见过的新景象。刚开始,我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无法辨认的影像,当我努力集中注意力在它们身上时,它们飞快地从眼前闪过。但是,渐渐地,我能把这些图象固定下来,它们变得清晰可辨并最终呈现出真实事物的具体细节来。不久我就发现跟着自己的想象纵横驰骋时最舒服不过了。于是我开始旅行——当然是在大脑里。每个晚上(有时甚至白天),当我独自一人时,我就开始自己的旅程,看见不同的地方、城市、国家,有时定居下来,遇到不同的人,互相了解并交上了朋友。然而,令人无法置信的是,他们对我真诚而友好,就像在真实生活中一样。他们所有人都生活悠闲,与世无争。这样一直持续到我十七岁时,从那时起我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发明创造中去。”
     提到能将自己的发明事先在头脑里完全想好特斯拉很自豪。他甚至不需要实验、模型、图纸。在这种方式下他发展了自己的方法,把创造性的想法付诸实践。特斯拉能敏锐的区分哪些想法以图象的方式进入他的头脑,哪些是经过具体分析后得到的。特斯拉解释说:“当有些人设计了一个想象中的装置的时候,唯一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将他的原始想法付诸实践。这就是为什么用这种方式得到的发明缺乏细节,有时比较低级的原因……我的方法于此完全不同。”他从来不急着实验验证。当有了一个想法时,他立即开始在头脑中精心制作。他可以在头脑中随意修改设计,改进它,启动装置并让它运转。对他而言,在实验室或在大脑里检验是一样的。他甚至能考虑到妨碍发明装置正常运行的方面……用这种方式他能完美地实现自己的想法而无需动手,只要最后在脑中对产品进行具体的检查。二十年间他所有的发明都是以这种方式完成的,无一例外……没有任何一项科学发明没有用这种看得见的图景的方法,而是单从数学上推理出的……介绍还没有结束,原始想法付诸实践总是对时间和能量的浪费。
    在研究自己精神生活的机制中,特斯拉发现大量幻影中的“虚拟实在”与“真实实在”有一定的联系。不久他获得了认识到这个原因的能力。他欣喜地发现他的每一个思想都是外部印象影响的结果。他注意到不仅思想而且行为也以同样的方式工作。后来他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被赋予了运动、情感和思想的“宇宙力机器”。多年后远距离控制的发明正是这个思路的总结。他知道了能通过外部训练自己的先天意识应用这个法则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在他的报告里,特斯拉常谈及他多病的体质和精神过程的关系。这些过程的原理与自然界应该遵从的原理是一致的。他把上帝赐予的天生的礼物当作一种“额外压力”,这种压力使他觉得有必要进行下一项发明创造,这正是以前的实验研究者所缺乏的东西。在这里他不仅看到了通常的发明灵感的源泉,而且得到了不同事物影响人的法则的证明。简言之,特斯拉把创造性的想象力当作一种意识发现活动的开端。
按他的话讲,这些确定的结论,以一种几何图形的形式在他脑子里自发产生。接下来的事就是理解这些发现的原理及其物理解释。找到必要的反映物质本质的技术特征后建立正确的数学形式以便于所建物理模型持续运转。他所理解的发明工作的第一步是努力进行思维净化,即忽略次要矛盾和具体细节,因为这些会模糊主要原理的成形并使接近真实自然和基本几何元素的关系复杂化。
    这种强度超强的大脑活动,使得他的大脑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化,在幻觉于现实之间,他似乎进入到了人类大脑非常精确的某个区域或者频率,从而,创造力,构想力,等超长的大脑活动开始显现。 

不仅如此,通过长时间的训练,特斯拉慢慢的能驾驭这些思想状态,他的工作方法本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然而这并没有发生。这足以证明他能控制自己的精神图像以及作为创造基础的其他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表现。当他接受到有效外界刺激的影响时,他能驾驭它们,控制它们并加以分析。他能做一些看上去不可能的事:通过对自己的训练,他超越了人类的层次,可以不接受外界的刺激,而只靠自身的精神来感知世界。他的天才本质实际上是:在外部场影响下被他所理解的或在他的潜意识里出现的事物其实是宇宙过程的图像或相同的自然规律。正因为如此,他和别人有明显的不同。他谈到旋转磁场,在外部场发生改变的影响下电动机转子开始转动时:“现在我知道了宇宙是怎样运转的了”。 

     与其同一个时代的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经常会陷入到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有人曾看见他跟在一辆马车后面,将其当做黑板,去运算和记录自己脑中的想法,当朋友在其家中做客的时候,他也会因为忽然进入到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而忘记朋友的存在,此时的他们能完全切断自己的意识和外部世界的联系,而进入到自己的内部世界,在这里进行自己的创造和高层次的思维。 

至于如何进入这种状态,如何使得注意力高度的超长集中,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只有不断的应用自己的想象力,锻炼自己的想象力,使得自己的想象力自由的驰骋在广阔外边的无尽世界之中,才能使得其不断的增强。 

法拉第,和爱因斯坦一样,当有新思想出现时总是感到有肌肉运动的前兆并精神紧张。门捷列夫梦到三维鲜艳的带着明亮红色火焰的元素周期表,就像别的有预言功能的梦一样。然而,这些情况很稀少,只有极少数人并且在特定的时候才可能有这样的经历。特斯拉的一生都伴随着这种情况,所以在几十年间他被训练得能维持这些精神和创造活动。 

当然,这种主观的努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得以注意力得以增强,但是,却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某些人的想象力似乎天生就非常的活跃。 

这种活跃在某些时候和身体的不健康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终身疾病缠身,甚至不能出门,但是他的想象力却活跃的惊人,其长篇巨著《追忆似水年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小说,就是作者躺在病床上完成的,在这边小说一开始的时候,作者光描写自己躺在床上想睡觉的时候脑中出现的各种幻想就洋洋洒洒十几页,以下是刚开始的几段: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有时候,蜡烛才灭,我的眼皮儿随即合上,都来不及咕哝一句:“我要睡着了。”半小时之后,我才想到应该睡觉;这一想,我反倒清醒过来。我打算把自以为还捏在手里的书放好,吹灭灯火。睡着的那会儿,我一直在思考刚才读的那本书,只是思路有点特别;我总觉得书里说的事儿,什么教堂呀,四重奏呀,弗朗索瓦一世和查理五世争强斗胜呀,全都同我直接有关。这种念头直到我醒来之后还延续了好几秒钟;它倒与我的理性不很相悖,只是象眼罩似的蒙住我的眼睛,使我一时觉察不到烛火早已熄灭。后来,它开始变得令人费解,好像是上一辈子的思想,经过还魂转世来到我的面前,于是书里的内容同我脱节,愿不愿意再挂上钩,全凭我自己决定;这一来,我的视力得到恢复,我惊讶地发现周围原来漆黑一片,这黑暗固然使我的眼睛十分受用,但也许更使我的心情感到亲切而安详;它简直象是没有来由、莫名其妙的东西,名副其实他让人摸不到头脑。我不知道那时几点钟了;我听到火车鸣笛的声音,忽远忽近,就象林中鸟儿的啭鸣,标明距离的远近。汽笛声中,我仿佛看到一片空旷的田野,匆匆的旅人赶往附近的车站;他走过的小路将在他的心头留下难以磨灭的回忆,因为陌生的环境,不寻常的行止,不久前的交谈,以及在这静谧之夜仍萦绕在他耳畔的异乡灯下的话别,还有回家后即将享受到的温暖,这一切使他心绪激荡。 

  我情意绵绵地把腮帮贴在枕头的鼓溜溜的面颊上,它象我们童年的脸庞,那么饱满、娇嫩、清新。我划亮一根火柴看了看表。时近子夜。这正是病羁异乡的游子独宿在陌生的客舍,被一阵疼痛惊醒的时刻。看到门下透进一丝光芒,他感到宽慰。谢天谢地,总算天亮了!旅馆的听差就要起床了;呆一会儿,他只要拉铃,就有人会来支应。偏偏这时他还仿佛听到了脚步声,自远而近,旋而又渐渐远去。门下的那一线光亮也随之又消失。正是午夜时分。来人把煤气灯捻灭了;最后值班的听差都走了。他只得独自煎熬整整一宿,别无他法。 

  我又睡着了,有时偶尔醒来片刻,听到木器家具的纤维格格地开裂,睁眼凝望黑暗中光影的变幻,凭着一闪而过的意识的微光,我消受着笼罩在家具、卧室、乃至于一切之上的朦胧睡意,我只是这一切之中的小小的一部分,很快又重新同这一切融合在一起,同它们一样变得昏昏无觉。还有的时候,我在梦中毫不费力地又回到了我生命之初的往昔,重新体验到我幼时的恐惧,例如我最怕我的姨公拽我的鬈曲的头发。有一天,我的头发全都给剃掉了,那一天简直成了我的新纪元。可是梦里的我居然忘记了这样一件大事。直到为了躲开姨公的手,我一偏脑袋,醒了过来,才又想起这件往事。不过,为谨慎起见,我用枕头严严实实地捂住了自己的脑袋,然后才安心地返回梦乡。 

  有几次,就象从亚当的肋叉里生出夏娃似的,有一个女人趁我熟睡之际从我摆错了位置的大腿里钻了出来。其实,她是我即将品尝到的快感的产物,但是,我偏偏想象是她给我送来了快感。我在她的怀抱中感到自己的体温,我正打算同她肌肤相亲,正巧这时我醒了。同我刚才分手的那位女子相比,普天之下无论是谁都似乎不及她更可亲,我的脸上还感到她的热吻的余温,我的身子还感到她的肢体的重量。假如有时候也确有这种情况,梦里的女子赶巧同我在生活中认识的哪位女士相貌一样,那么我必全力以赴地达到目的:非同她梦里再聚不可,就象有些人那样,走遍天下也要亲眼见见他们心目里的洞天仙府,总以为现实生活中能消受到梦境里的迷人景象。她的音容笑貌在我的记忆中逐渐淡漠;我已忘却梦中人的倩影。 

从其中不断看出,作者脑海之中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画面,人物,物体,有时候,甚至是头脑中的画面和现实中的两者融为一体,分不清彼此,这种精神状态与尼古拉.特斯拉思考时的精神状态时多么的相像啊。 

然后,他们尼古拉和爱因斯坦是科学家,思想家,而普鲁斯特是小说家艺术家,之所以出现这种相似,就是因为伟大的科学家总是伴随有艺术家的特质,在人类智慧和情感的最高处,科学和艺术从来就是水乳交融的,特斯拉精通八种语言,爱因斯坦小提琴拉得特别好,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华人李政道也是致力于艺术和科学的融合,一下是他的一些话: 

“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科学家抽象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的创造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本身并不依赖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乃属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它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崇高表现。” 

对于如何进入到这种所谓超常思维状态,一些禅宗所谓的空灵的状态,在人类文明的那些预言家的状态中也可以略知在探索频道播出的纪录片《2012世界末日》中,那些古老部落的预言家,能准确的预言道几千年后的事情,后来科学家发现,他们在进行预言的时候,都会在某个山洞之中,这个山洞的地缝中有不断冒出的瓦斯气体,这种气体可以使人们处于一种昏迷但是意识却非常活跃的状态,眼前不断飘过各种的画面,从这进入到一种类似于形象思维的方式,能够扑捉到某些画面成为预言,这种预言家的大脑活动状态,与特斯拉的状态也有着某种深思,是否可以人工的通过车中方式来使得我们一般的人也进入到这种方式呢? 

印度著名哲学家Vivekananda(Ramakrishna代表团成员),被派往西方看有无可能联合所有的宗教。1906年在纽约的实验室里拜见了特斯拉后他立即致信给在印度的同事Alasingh。他兴高采烈地向他描述拜会特斯拉的情景:“他不同于其他西方人。他向我展示了他的电学实验。他对电就像是对一个有生命的生物一样。他和它交谈,命令它。我与来自上帝的最高层次的人通了话。毫无疑问,他具有最高水平的灵性,他能召唤来我们的神。在他多彩的电光里,我看到了我们所有的神:毗瑟挐(印度教主神之一,守护之神) 、湿婆神(印度教的主神之一,作为世界的毁灭者和重建者而被崇拜)……我甚至感觉到梵天(宇宙最高的永恒实体或精神)的存在”。 


2.       一花一世界—大脑与宇宙 

如果说,人们一直在苦苦寻找这个宇宙的法则的话,那么这个法则不在别处,就在我们的大脑之中。 

关于宇宙是怎么构成的,宇宙和个人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特斯拉认为人是宇宙力的机器这是他思想的源泉。 

 “宇宙是由基本的粒子组成,而这些粒子之中都蕴藏着能量,都有着自己的震动的频率,宇宙是有智能的,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有机体,他们非常相似,但振动的频率并不相同,每一个部分,都是彼此平行的世界,当我们与它的频率发生共振,就等于打开了通往这个世界的大门,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穿越整个宇宙之中” 

如果再加上特斯拉在实践中发现的原理——“从环境里抽取能量的系统”,我们可能找到他深信整个宇宙都在做振动和共振运动的原则的原因。最后,如果我们同意所有能量系统都受外界感应的影响的观点,那就很容易想象出一个同心旋转的像一系列磁场回路组成的特斯拉宇宙模型。确实,银河系在旋转,太阳系又在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在旋转,而地球又在绕着太阳转,分子、原子、电子也在旋转……所有这些组成一个旋转磁场的序列,而且都由与特斯拉感应电机相同的原理所描述控制,这是独一无二的原理!这些研究将开创现代科技崭新的一页。他们证明了在人类思维里将物质和精神方面融为一体的可能性(在自然界里物质和精神已经融合在一起了)。特斯拉具有发展统一科学的两个不同方向的能力。他在研究思维的物理基础和物理的精神基础上同样的成功。他获得了普遍的本质结论——物质是由处于激发态的以太的有组织部分的表现。这些表现之一就是电磁振荡。这就是为什么共振规律是最普遍的自然规律和时间本质的原因。不同种类的共振提供了现象间的联系。电磁学是这些共振的理论基础。从一方面说,如果物理实质能简化为电磁场的相互作用,那么数学就是描述这些关系的合适理论。反过来说,如果电磁振荡能影响思维,他们具有相同的自然特性,那么数字就是电磁场有组织结构的一种反映。 

特斯拉认为,带电状态是一种基于物质具有感知和意识特性的流动状态。这与2002年英国索瑞大学分子遗传学教授约翰乔·迈克·费登得出的结论惊人的一致。费登称,意识产生于人的大脑,由超过1000亿个活跃的神经元构成电磁场;单个的神经元活动能导致无意识行为,像呼吸和眨眼,集体的、同步的神经放电则产生人脑电磁场及意识状态。 

可大脑里并不存在量子状态,这个电磁场究竟在哪儿呢?“一种显然的可能是大脑拥有电磁场,它产生于神经元并且能够影响神经元放电,”费登这样解释。人类的意识是一种能够通过自我指示传递复合信息的意识,人通过感觉器官从外部世界获取的信息,穿过大脑电磁场到达大脑神经元,再回到大脑电磁场,构成一个自我指示环路。 

   磁与电的现象是宇宙之中所有粒子的一种共性,而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在思考的时候,也会产生电流活动,有电的地方必定会有磁场,于是,主观的世界和客观的世界就同意了起来,都处于这种基本粒子的运动和电磁的活动之中,而电和磁又属于能量的一种形式,能量之间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就有了特斯拉的一下结论: 

   “我的大脑就像一个接收器,太空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本质元素,他是我们只是和灵感的来源,我没能彻底了解这个核心众多的秘密,但是他的存在时不容置疑的。整个宇宙是一个有机体,他们都自己的逻辑和规律,哪怕是最小的一个生命,也能看出整个宇宙的根本法则。” 

在量子物理学界也有着这样的共识:每一个产生电磁效应的基本粒子,都是有智能的,丝毫不比你我差,与他们交流是一件时时发生,极其正常的事情,基本粒子可以根据人脑发出的指令活动,脑脉冲可以使激光发生偏转,指令者可以运用脑力改变数千公里外水的特性。 

     宇宙的法则就存在于每个有机体之中,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之中,只要我们的大脑进入一种超常活跃的状态,只要我们大脑中粒子的运动频率与宇宙达成一致,那么我们就能认识宇宙的规律。 

     正如佛家的那句名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3.       能量守恒定律于注意力守恒: 

物理学中的能量有限理论,或者称之为能量守恒定律,在心理学领域称之为“注意力守恒定律”,人的能量或者注意力是有限的,平时的我们总是不经意的将注意力分散在不同的事物上面,即使在同一个事物上面,也总是间歇性的转移,我的体会是在一个安静的夜晚,当我在想一些事情的时候,听不见房屋里的钟表的滴答声,但是,一旦当我意识到钟表的存在时候,就开始能听得到了,而且从此之后,这种声音一会强烈,一会变得微弱,等我又陷入思考的时候,有时候又会听不见。 

大部分人的注意力就是如此,就像一个不断跳跃的质子或者电子一样,一会出现在这里,一会又出现在另外一个地方,又哈佛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埃伦?兰格写的《专注力》一书中有这方面的描写。 

所以,问题现在成了如何使得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思考的对象上,使得我们这个生命体的能量或者注意力处于一种不被浪费的状态,一种深层次的思维的状态,一种忘记自我,忘记所有其他的一切的状态。 

当你将人体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在一点的时候,那将会产生一种非常巨大的力量,当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某个思考对象的时候,也将会产生一种非常大的内聚力,会忽略事物的一些细节,直接洞悉其本质。 

在平时的学习之中,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意识的参与度和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当你忘记身边其他一切的时候,进入到这种高度集中的状态的时候,真理就会自然地显现在你的面前。 

付: 
Akasha、Akasa 阿克夏,或译作阿克沙(又做阿卡西克纪录),神秘学领域的认知里面,阿克夏是构成所有物质世界的基本单位。阿克夏记录,一种连续记录人类尘世经验的宇宙电脑,仅有少数超凡之特殊人物能够与之交感调和,这些永不朽坏的记录存在于超越时空某处的宇宙心灵里 

Akasha, Akasa 阿克夏,或译作阿克沙(又做阿卡西克纪录),神秘学领域的认知里面,把这当成是一种极微细的物质,是介乎在物质与反物质之间的一种基本粒子,类似佛经上所说的「微尘」、或是目前科学家所发现到的「夸克」(Quark)、或更小物质。阿克夏是构成所有物质世界的基本单位,包括人也是(如气场),所以也曾经有人以「以太」(Ether)、「星光」(Astral Light)来形容它,并相信这种物质是充满在整个宇宙虚空当中,但可以受到人的心、脑、意志所控制。相当於中国人观念中的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宇宙能量等等。人要修炼成道,就要吸取此种能量;要展现各种的神通、超能力,也是要靠此种物质的传递、推动;人在累世累劫以来转世轮回的记忆,也都储存在阿克夏里面,但是个人要能够静心到末那识、或阿赖耶识当中,才能够解读。阿克夏也有第五元素「空性」、「真空里面藏万有」的意思。 

阿克夏的概念起源于印度。在婆罗门教的文献中,“阿克夏”被描述为“宇宙的精神—物质”,它包括了所有的存在与发展。与之类似的“梵” (婆罗门教与印度教的主神之一,为创造之神,亦指终生之本)在实质上通常被视作非个人的、无法识别的最高宇宙原理,万物来源于它,万物又回归于它。它非实体、非物质、非先天而又永恒存续,无始无终。按照古老的印度学说,梵“能够穿透一切,赋予至高无上的天神或是小到极点的矿物原子以生机。”古印度秘密学说最后明确指出,“阿克夏就是一切创造物的起源于回归之地”,阿克夏“比一切万物都更古老”,简直就是“最后的终点”。阿克夏就是世间万物的根源(荒耶宗莲竭尽全力所追求的,想必就是这个东西了);而阿克夏记录则使得任何时刻——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所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致归于遗忘之中,它记录了一切的信息。 

  当然在客观上,没有确切的证据能证明这样一种所谓的“宇宙记忆”确实存在,或者证明这个世界上从一开始曾经发生的一切都被记录了下来。但若仅仅因此就认为阿克夏记录是不存在的,同样不能令人信服。即使是现代,这种现象也能得到共鸣和认同,只是换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名字:形态发生场。 

  剑桥大学的生化学家鲁伯特·谢尔德雷克在其著作《创造性的宇宙》中写道,形态发生场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发挥作用。具体地说,如果一个生物种类的成员获得了一种新的行为,那么它自己的形态发生场会由此改变。只要这种新的行为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得到了坚持,物种成员之间就会形成一种相互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物种。实际的例子是:一只老鼠一旦学会了在一明一暗的信号下搞到黄油,其他老鼠就会越来越快地掌握这个方法。直到最后,所有的老鼠——即便不是由最初的那只生出来的,也不曾与它有过接触——都学会了这种行为。 

  按照谢尔德雷克的观点,自然是具有“记忆”的,我们通常视作自然法则的东西只不过是“习惯”。自然存在与“习惯”也就是“行为模式”之中。根据这一构想,自然界中的每一类事物都必须按照它那一类的“集体记忆”内容来行事,从有生命的事物到无生命的物质都是如此。 

他从宇宙的记录里看到了世界的过去和未来。 

而荣格先生,则与他不同。荣格先生致力于超心理学的研究,根据他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他所接触到的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即阿赖耶识。 

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用语。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在1922年《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一文中提出。荣格认为人的无意识有个体的和非个体(或超个体)的两个层面。前者只到达婴儿最早记忆的程度,是由冲动、愿望、模糊的知觉以及经验组成的无意识;后者则包括婴儿实际开始以前的全部时间,即包括祖先生命的残留,它的内容能在一切人的心中找到,带有普遍性,故称“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始的,包括本能和原型。它只是一种可能,以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组织结构之中,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唤醒、激活。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中积淀着的原始意象是艺术创作源泉。一个象征性的作品,其根源只能在“集体无意识”领域中找到,它使人们看到或听到人类原始意识的原始意象或遥远回声,并形成顿悟,产生美感。

 

一玹氏:心虚空似茫忙宇宙,随俗随果同梦同戏。绝学当为苍生共享,十界天书众生当闻。开创合学留于百年之后,原创广摄诸学,随心而录随缘而发STRING'S →

苍天茫茫生者忙忙;一弦者,孤弦独抚

转自:一玹氏 微信公众号

 

yixuanshiy

绝学当为苍生共享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